“相煎何太急”是一句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,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。这句话原本是用来描述曹丕与曹植兄弟之间紧张的关系,后被广泛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和冲突过于激烈,甚至到了相互伤害的地步。
在原文中,曹植才华横溢,深受父亲曹操的喜爱,这使得曹丕心生嫉妒。有一次,曹操考察曹丕和曹植的文才,要求他们各自作诗。曹丕先作,但内容平庸;而曹植被限时七步成诗,他迅速吟出:“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”这首诗表达了曹植对兄弟间争斗的无奈与悲痛,以及对骨肉至亲之间不应如此激烈争斗的感慨。其中,“相煎何太急”一句,更是生动地描绘了兄弟之间因争夺权力而相互残杀的情景。
“相煎何太急”这一成语,常用来劝诫人们不要因为一时的利益纷争而伤害到身边亲近的人,强调亲情、友情等关系的重要性,倡导宽容和理解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矛盾和冲突时,应该保持冷静,避免因一时冲动而做出后悔莫及的事情,同时也警示那些利用权力地位排挤打压他人的人,要珍惜手足之情,不要过分追求个人利益而忽略了和谐共处的价值。
总之,“相煎何太急”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,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,对于当今社会的人际交往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