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结草衔环是什么意思】“结草衔环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源自古代的两个典故,用来比喻感恩图报、知恩必报的高尚品德。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对恩情的铭记和回报,强调了诚信与感恩的价值。
一、成语来源
1. 结草:出自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的故事。晋国大夫魏颗在战场上打败秦国将领杜回,后来杜回的亡父托梦给魏颗,说他将用草绳绊倒魏颗,以报答魏颗没有让杜回之女改嫁的恩情。魏颗获胜后,果然发现地上有草绳,才明白是杜回之父的报恩。
2. 衔环:出自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。东汉时期,杨震曾救助过一个叫王忳的人。多年后,王忳为了报恩,把一只金环放在杨震的门前,表示感谢。
这两个故事合起来,就形成了“结草衔环”的成语,寓意感恩报德、不忘恩情。
二、成语含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结草衔环 |
拼音 | jié cǎo xián huán |
出处 | 《左传》《后汉书》 |
含义 | 比喻感恩图报,铭记恩情并回报 |
使用场景 | 表达对他人帮助的感激之情 |
近义词 | 知恩图报、饮水思源 |
反义词 | 忘恩负义、恩将仇报 |
三、实际应用举例
- “他对我的帮助我一直记在心里,将来一定结草衔环报答。”
- “虽然只是小事,但他却一直念着这份情,真是结草衔环的好人。”
四、文化意义
“结草衔环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传统美德的体现。它反映了中华民族重视人情、讲求道义的文化精神,提醒人们要懂得感恩、珍惜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帮助。
五、总结
“结草衔环”源于古代两个感人的故事,象征着感恩与回报的精神。在现代社会中,这一成语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,提醒我们做人要有良心、懂感恩,做一个值得信赖和尊敬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