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蝇头小利是什么意思】“蝇头小利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非常微小的利益或好处。这个词语形象地比喻利益之小,连苍蝇头上的油都比不上,因此常用于贬义,表示对某些人只顾眼前小利益、忽视长远发展的批评。
一、成语释义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蝇头小利 |
拼音 | yíng tóu xiǎo lì |
词性 | 名词/形容词(多作名词使用) |
含义 | 形容极小的利益或好处,常带贬义 |
出处 | 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贪夫殉财,烈士殉名,故君子不为蝇头小利所动。” |
二、用法与例句
用法 | 说明 |
用于贬义 | 表示对某人只追求小利益的批评 |
常见搭配 | “不为蝇头小利所动”、“蝇头小利难挡大义” |
适用场景 | 议论他人行为、描述社会现象、文学作品中 |
例句:
- 他为了蝇头小利,竟然出卖了朋友。
- 真正有志向的人不会被蝇头小利所迷惑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词语 |
近义词 | 小恩小惠、微不足道、芝麻粒儿 |
反义词 | 大利、厚利、重金、巨额收益 |
四、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
问题 | 说明 |
误用为褒义 | 此词多含贬义,不可随意用于正面评价 |
误用于非金钱利益 | 虽然常指金钱利益,但也可泛指任何微小的好处 |
与“鸡毛蒜皮”混淆 | 两者都有“小事”的含义,但“蝇头小利”更强调利益,而“鸡毛蒜皮”侧重琐事 |
五、总结
“蝇头小利”是一个形象生动、富有讽刺意味的成语,常用于批评那些只关注微小利益、缺乏远见的人。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,合理使用该词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批判性。同时,也需注意其语境和感情色彩,避免误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