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正史夏侯惇怎么死的】在《三国志》等正史记载中,夏侯惇是曹操的重要将领之一,以勇猛和忠诚著称。关于他的死因,历史上并没有太多详细描述,但根据史料可以得出较为明确的结论。
一、
夏侯惇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要将领,早年跟随曹操征战四方,屡立战功。他性格刚烈,曾因战事失去左眼,因此被称为“独眼龙”。在曹操去世后,夏侯惇继续辅佐曹丕,最终在魏文帝黄初年间(220年—226年)病逝。根据《三国志·魏书·夏侯惇传》的记载,夏侯惇是在任上自然死亡,具体病因并未详细说明,可能与年老体衰有关。
二、表格:夏侯惇生平与死因简表
项目 | 内容 |
姓名 | 夏侯惇 |
字 | 元让 |
出生时间 | 约158年 |
死亡时间 | 227年(黄初八年) |
死亡原因 | 自然病逝(据《三国志》记载,未提及具体疾病) |
在世年龄 | 约69岁 |
所属势力 | 曹魏 |
主要战绩 | 随曹操征讨吕布、袁绍、张绣等,参与官渡之战 |
特点 | 勇猛、忠诚、独眼(左眼因战事被箭射伤) |
史料来源 | 《三国志·魏书·夏侯惇传》 |
三、补充说明
虽然《三国演义》中对夏侯惇的描写更加戏剧化,比如“拔矢啖睛”的情节,但在正史中并无此记载。正史中的夏侯惇更注重实际战绩和忠臣形象,其死因也较为平淡,体现了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。
总的来说,夏侯惇的死因应为自然病逝,具体病因虽无详细记录,但结合其晚年任职情况和身体状况,可推测其死于年老体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