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怒不可遏是什么意思】“怒不可遏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一个人非常愤怒,情绪激动到无法控制的地步。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愤怒情绪的强烈程度,通常带有强烈的负面情绪色彩。
一、成语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怒不可遏 |
拼音 | nù bù kě è |
注音 | ㄋㄨˋ ㄅㄨˋ ㄎㄜˇ ㄜˋ |
释义 | 愤怒得无法抑制,形容极度愤怒的状态。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怒不可遏,虽有贤者,不能制也。” |
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多用于书面语 |
近义词 | 怒火中烧、暴跳如雷、怒发冲冠 |
反义词 | 心平气和、冷静沉着、泰然自若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日常对话 | 他看到对方侮辱自己,怒不可遏,当场就拍了桌子。 |
文学作品 | 面对不公,她怒不可遏,决定站出来为正义发声。 |
新闻报道 | 市民因政策不满,怒不可遏,聚集在政府门前抗议。 |
三、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
1. 不要滥用:虽然“怒不可遏”表达的是极度愤怒,但在日常交流中不宜频繁使用,以免显得夸张或不自然。
2. 注意语境:该词适用于较为正式或文学性的语境,口语中可选用更通俗的表达,如“气炸了”、“火冒三丈”等。
3. 情感强度:使用时需考虑说话者的实际情绪状态,避免过度渲染。
四、总结
“怒不可遏”是一个表达强烈愤怒情绪的成语,适用于描述人在极端情绪下的反应。它具有较强的书面语色彩,在文学、新闻或正式场合中使用较多。理解其含义并恰当运用,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