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综合问答 >

哑然失笑出处于哪里

2025-09-19 21:26:50

问题描述:

哑然失笑出处于哪里,有没有人能看懂这题?求帮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19 21:26:50

哑然失笑出处于哪里】“哑然失笑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在听到或看到某些事情时,虽然觉得好笑,但因为某种原因无法发出笑声,只能在心里默默觉得可笑。那么,“哑然失笑”这个成语究竟出自哪里?它的来源和用法又有哪些呢?

一、成语出处总结

成语 出处 作者/典籍 原文出处 含义
哑然失笑 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 刘义庆 “王孝伯言:‘名士不必须奇才,但使常得无事,痛饮酒,熟读《离骚》,便可称名士。’……谢公闻之,曰:‘吾亦不能为王孝伯,但能哑然失笑耳。’” 因感到好笑而不出声,只在心中发笑

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,“哑然失笑”最早见于南朝刘义庆所著的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篇中。文中提到谢安(谢公)对王孝伯所说的话表示认同,但他自己却“哑然失笑”,意思是他虽觉得这话有趣,但没有直接笑出来,只是在心里觉得好笑。

二、成语含义与用法

“哑然失笑”主要用来描述一种含蓄、克制的笑声,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:

1. 听闻荒谬或滑稽之事时:比如听到一个不合逻辑的说法,虽觉得可笑,但因场合或身份限制,不便大笑。

2. 内心觉得好笑但外表平静:比如在正式场合中,听到一些令人忍俊不禁的内容,只能暗自一笑。

3. 带有讽刺意味:有时也用于表达对某些现象的无奈或嘲讽,如“这事儿真让人哑然失笑”。
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
场景 示例句子
日常对话 他说的话真是让人哑然失笑。
文学作品 看到她那副认真的样子,我忍不住哑然失笑。
新闻评论 这种做法让人哑然失笑,完全不符合常识。

四、与类似成语对比

成语 含义 与“哑然失笑”的区别
哑然失笑 因好笑而不发声 强调无声的笑
哭笑不得 既想笑又想哭,不知如何是好 更强调情绪的矛盾
暗笑 心里笑,不表露出来 侧重“暗中笑”,不一定是因为好笑
喜笑颜开 面带笑容,非常高兴 是明显的外在表现

五、总结

“哑然失笑”这一成语源自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,原意是因觉得好笑而不出声,后逐渐演变为一种表达含蓄幽默的方式。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精妙,也反映了古人对于情感表达的细腻观察。在现代汉语中,它被广泛用于描写那些“心知肚明、却不便言说”的情景,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文化内涵。

如果你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遇到需要表达这种微妙情绪的场合,不妨试试“哑然失笑”,它能让语言更生动、更有层次感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