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十一五规划纲要主要内容是什么】“十一五”规划是指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》,简称“十一五”规划,是2006年至2010年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。该规划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制定的,旨在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。
以下是“十一五”规划纲要的主要
一、总体目标
“十一五”规划的总体目标是:在优化结构、提高效益、降低消耗、保护环境的基础上,实现国内生产总值(GDP)年均增长7.5%以上,到2010年,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,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,初步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。
二、主要任务与内容
序号 | 内容类别 | 主要内容 |
1 | 经济发展 |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,大力发展服务业,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,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。 |
2 | 科技与教育 |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,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,提升科技支撑能力;加快教育改革,提高国民素质。 |
3 | 资源与环境 | 强化节能减排,控制污染物排放,加强生态环境保护,发展循环经济,提高资源利用效率。 |
4 | 区域协调发展 | 加强西部大开发,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,促进中部崛起,推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,缩小区域差距。 |
5 | 民生改善 |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,扩大就业,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,推进城乡统筹发展,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。 |
6 | 改革开放 |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,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;扩大对外开放,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。 |
7 | 社会治理 | 加强法治建设,维护社会稳定,推进社会管理创新,构建和谐社会。 |
三、重点领域
1. 能源与交通:加快能源结构调整,发展可再生能源,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。
2. 农业与农村:推进农业现代化,增加农民收入,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。
3. 科技创新:加大科技投入,鼓励企业技术创新,推动科技成果转化。
4. 文化事业: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
5. 公共安全: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,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。
四、实施保障
为确保“十一五”规划顺利实施,国家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,包括加强政策引导、强化财政支持、完善法律法规、加强监督评估等,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。
总结
“十一五”规划纲要是中国在新世纪初的重要发展战略文件,涵盖了经济、社会、科技、环保等多个方面,强调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,为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其核心在于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,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统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