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垂涎三尺的意思】“垂涎三尺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非常贪心、极度渴望某样东西,甚至到了口水都快流到三尺远的地步。这个成语形象生动,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幽默色彩。
一、成语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垂涎三尺 |
拼音 | chuí xián sān chǐ |
出处 | 《晋书·王衍传》:“衍虽无大功,而位至宰相,犹能以口舌取人,可谓‘垂涎三尺’矣。”(注:此为后人演绎版本,原典出处不明确) |
字面意思 | “垂涎”指口水往下流,“三尺”是夸张的说法,形容口水流得极远。 |
引申意义 | 形容人对某物极度渴望,贪心不足,或对某种利益极为向往。 |
使用场景 | 多用于讽刺或调侃他人贪心,也可用于自嘲。 |
情感色彩 | 贬义词,带有批评意味 |
二、使用示例
1. 他看到别人买新车,眼睛都直了,真是垂涎三尺。
—— 表达对他羡慕不已、极度渴望的描写。
2. 老板一提到奖金,员工们都垂涎三尺,恨不得立刻拿到手。
—— 描述人们对金钱的强烈欲望。
3. 他对美食垂涎三尺,连闻到香味都会忍不住流口水。
—— 形容对食物的极度喜爱。
三、相关成语对比
成语 | 含义 | 与“垂涎三尺”的关系 |
贪得无厌 | 非常贪婪,不知满足 | 近义词,强调贪心 |
眼馋肚饱 | 看着别人的东西眼红,自己却吃不到 | 类似但更强调心理上的嫉妒 |
心驰神往 | 心中向往,非常渴望 | 语气较温和,不带贬义 |
虎视眈眈 | 像老虎一样盯着,准备扑食 | 更强调威胁或窥视 |
四、总结
“垂涎三尺”是一个极具表现力的成语,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使用,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。它通过夸张的手法,形象地描绘了人对某物极度渴望的心理状态。虽然多用于贬义,但在适当语境下也可以用来表达一种强烈的兴趣或热情。
使用时要注意场合和对象,避免让人产生被讽刺的感觉。同时,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含义,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