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感激涕零是什么意思】“感激涕零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表达对他人帮助或恩情的极度感激之情。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说话者的真诚情感,也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和修辞效果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含义 |
感激 | 对别人给予的帮助或恩惠心存感谢 |
涕 | 泪水 |
零 | 落下 |
整体意思:
形容因受到极大的恩惠或感动而非常激动,甚至流泪不止。常用于表达强烈的感恩情绪。
二、成语来源
“感激涕零”最早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夫士之怀才,如人之有腹,饱则安,饥则思,故君子贵其知足,不以利害动其心。若夫感激涕零,非所愿也。”
后来在文学作品中广泛使用,成为表达深厚情感的经典用语。
三、使用场景
场景 | 举例 |
表达对他人的深切感谢 | “他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,我真是感激涕零。” |
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情绪 | “看到母亲为他付出的一切,他感动得感激涕零。” |
口语中强调情绪强烈 | “这顿饭太好吃,我吃得感激涕零。”(注意:此用法较口语化,正式场合慎用)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成语 |
近义词 | 感恩戴德、感激不尽、千恩万谢 |
反义词 | 漠不关心、忘恩负义、无动于衷 |
五、注意事项
1. 情感强度高:该成语通常用于表达非常强烈的感激之情,不适合用于轻微或日常的感谢。
2. 书面语为主:虽然也可用于口语,但更常见于书面表达或正式场合。
3. 避免滥用:过度使用会让语言显得夸张,失去真实感。
六、总结
“感激涕零”是一个富有感情色彩的成语,用来形容因受到极大恩惠或感动而激动落泪的状态。它不仅表达了深刻的感激之情,也展现了汉语文化的细腻与丰富。在写作或表达中合理使用,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感激涕零 |
含义 | 因感激而落泪 |
出处 | 《后汉书》 |
使用场景 | 表达强烈感谢、文学描写 |
近义词 | 感恩戴德、感激不尽 |
反义词 | 忘恩负义、无动于衷 |
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相关文化背景,欢迎继续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