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意思】一、
“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”出自《孟子·告子上》,是儒家经典中关于义利关系的重要论述。这句话的意思是:当面对丰厚的俸禄(如万钟之禄)时,如果不去分辨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,那么这种行为就是不正当的。
孟子在此强调了“义”的重要性,认为人应当以道义为先,而不是一味追求物质利益。他主张在面对利益诱惑时,要保持内心的道德准则,不能因为贪图富贵而放弃原则。这一观点体现了儒家“重义轻利”的思想,也对后世的道德教育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项目 | 内容 |
| 出处 | 《孟子·告子上》 |
| 原文 | “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,人之失其本心也。” |
| 字面意思 | 面对丰厚的俸禄,如果不加辨别地接受,就是失去了本心。 |
| 核心含义 | 强调“义”高于“利”,反对因利益而丧失道德原则。 |
| 孟子观点 | 主张“舍生取义”,认为人应坚守道义,不应被物质所迷惑。 |
| 现实意义 | 提醒人们在面对利益诱惑时,要保持清醒,坚持道德底线。 |
| 文化影响 | 成为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,影响后世道德教育与社会价值观。 |
三、结语
“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”不仅是一句古文,更是一种人生智慧。它提醒我们,在现实生活中,面对金钱、权力等诱惑时,应当时刻保持理性与道德自觉,不要因一时的利益而失去自我。这种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,值得我们深思与践行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