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如梦令古诗】《如梦令》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,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著称。这首词虽短小精悍,却蕴含丰富的情感与意境,展现了作者对自然、人生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。
一、
《如梦令》原文如下:
> 昨夜雨疏风骤,浓睡不消残酒。
> 试问卷帘人,却道海棠依旧。
> 知否?知否?应是绿肥红瘦。
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春日午后醒来,回忆昨夜风雨交加的情景,感叹花事已尽,绿叶繁茂而红花凋零。通过与侍女的对话,表达了对春光易逝的惋惜之情。
全词语言清新自然,情感细腻,既有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伤,也有对生命无常的哲思。
二、表格总结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词牌名 | 如梦令 |
作者 | 李清照(宋代著名女词人) |
创作背景 | 春日午后,因昨夜风雨而感慨春光易逝 |
主题思想 | 对春光短暂、人生无常的感慨 |
情感基调 | 感伤、细腻、含蓄 |
艺术特色 | 语言简练,意象鲜明,借景抒情,对比手法(绿肥红瘦) |
结构特点 | 分为三段:叙述、对话、感叹,层层递进 |
历史评价 | 被誉为“千古绝唱”,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|
三、个人感悟
《如梦令》虽只有短短数句,却能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波澜。她没有直接表达悲伤,而是通过一个简单的问答,传达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哀愁。这种含蓄而深刻的表达方式,正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。
读这首词,仿佛置身于那个春日的午后,听着窗外细雨轻落,看着满园花谢,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淡淡的惆怅。这或许就是诗歌的力量——它能在最平凡的时刻,触动人心最深处的情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