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下车伊始释义】“下车伊始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,原意是指官员刚到任所,刚开始上任。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刚刚开始做某件事,处于初步阶段。在现代汉语中,“下车伊始”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刚进入一个新的环境、岗位或项目,尚未完全适应或展开工作。
一、释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下车伊始 |
出处 | 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 |
原意 | 官员初到任所,刚上任 |
引申义 | 刚开始做某事,处于初期阶段 |
使用场景 | 描述新岗位、新项目、新环境的初始阶段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语气较为正式 |
近义词 | 初来乍到、刚上任、初入其境 |
反义词 | 熟门熟路、得心应手、驾轻就熟 |
二、使用示例
1. 他在公司任职不久,还处于下车伊始的阶段,对公司流程还不熟悉。
2. 这次调研刚刚开始,大家还在下车伊始的摸索阶段。
3. 虽然他下车伊始,但已经展现出很强的适应能力。
三、注意事项
- “下车伊始”多用于描述人或组织的初期状态,不宜用于描述事物本身。
- 在口语中较少使用,更常见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。
- 避免与“初出茅庐”等类似成语混淆,两者虽都表示“初入某领域”,但“下车伊始”更侧重于“刚刚开始”这一时间点。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下车伊始”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,也在现代汉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。理解其含义和使用方法,有助于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表达“刚刚开始”的情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