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章门穴的准确位置】章门穴是中医经络系统中的重要穴位之一,属于足太阴脾经。它在人体的侧腹部,具有调理脾胃、疏肝理气、缓解腹胀等功效,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、胁痛、腹胀等症状。以下是对章门穴的详细总结。
一、章门穴的基本信息
项目 | 内容 |
中文名称 | 章门穴 |
英文名称 | Zhangmen (SP13) |
所属经络 | 足太阴脾经 |
部位 | 侧腹部,第十一肋游离端下方 |
定位方法 | 仰卧位,从腋中线向下量至第十一肋骨末端,再向内侧约1寸处 |
主治症状 | 腹胀、腹泻、消化不良、胁痛、胸闷、肝郁气滞等 |
操作方式 | 按摩、针灸、艾灸等 |
二、章门穴的定位方法
1. 体位:患者取仰卧位,放松身体。
2. 找肋骨:找到腋中线(即腋窝正中垂直线)。
3. 确定肋骨:沿腋中线向下触摸,可触及第十一肋骨。
4. 定位穴位:在第十一肋骨末端下方,向内侧约1寸(约2.5厘米)处,即为章门穴。
三、章门穴的常见作用
- 调理脾胃:适用于食欲不振、腹胀、腹泻等。
- 疏肝理气:对情绪紧张、胁痛、胸闷有辅助疗效。
- 缓解疲劳:通过按摩可改善疲劳、增强体力。
- 辅助治疗:常用于配合其他穴位治疗慢性胃病、肝胆疾病等。
四、使用注意事项
- 按摩时力度适中,避免用力过猛。
- 针灸需由专业医师操作,确保安全。
- 孕妇慎用,尤其是腹部穴位。
- 若有严重疾病,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五、结语
章门穴作为脾经的重要穴位,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。正确掌握其位置和使用方法,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其保健与治疗作用。日常可通过适度按摩来缓解不适,但若症状持续或加重,应及时就医。